提起鸵鸟,很多人会想到动物园里观赏的鸵鸟,其实鸵鸟养殖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致富方式。在安康旬阳市关口镇,返乡青年柯猛就靠着养殖鸵鸟找到了创业的新路。

初春时节,蓝天白云,微风不燥,在旬阳市蜀河镇吕关村陕西赛隆熙鸵鸟养殖基地里,四十多只不同年龄段的鸵鸟分别圈养在不同的围场里,它们脖子长长,脑袋小小,眼睛又黑又大,睫毛很长,双腿健硕且无毛,奔跑起来憨态可掬。看到主人柯猛,一只鸵鸟来到他的身旁,伸长脖子去啄主人手里的鸵鸟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柯猛告诉记者,自2022年8月开始养殖后,现在存栏的鸵鸟有40只,种鸟有10只,8个多月鸵鸟就可以出栏,体重超过200斤。“鸵鸟其实全身上下都是宝,羽毛可做羽绒服和装饰品,鸵鸟皮可以做皮制品,鸵鸟肉和鸵鸟蛋营养价值高,甚至鸵鸟油也是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在陕南地区,鸵鸟肉可以卖到60元一斤,鸵鸟蛋也能售到150元一枚,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柯猛是一位零零后新农人,今年22岁,之前从事过家电、建筑行业,于2022年返乡创业,经过一番市场考察,他决定尝试鸵鸟养殖。“我十五岁就开始打工,尝试了很多行业,都不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去年看到现在乡村振兴的政策好,就决定回家搞养殖,也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尝试。”柯猛说。

在他迷茫的时候,看到电视上有关鸵鸟养殖的新闻,在查阅很多资料后,发现鸵鸟养殖是一个拥有广阔前景的行业,而且陕南的环境很适合鸵鸟养殖,在亲朋好友都不看好的情况下,他坚定自己的选择,开始了养殖之路。“我才22岁,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对于零零后的我来说,现在最大的优势是没有负担,就算失败我也可以再来。”柯猛说。

半年多的时间,柯猛在鸵鸟养殖方面吃了不少苦头。由于一开始不懂养殖技术,导致多只鸵鸟无法存活。柯猛不断学习和改善养殖方式,每天阅读养殖方面的书,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的方式,最终摸索出一套鸵鸟养殖的经验。为了给鸵鸟提供充足的食物,他流转了十五亩土地种植了大片牧草。

一只鸵鸟每天要吃十几斤牧草,柯猛每天最大的工作量就是喂养鸵鸟。柯猛说:“我从去年八月份进山养殖,一个人喂养、一个人销售、一个人跑业务,直到今年请了一个人帮忙,说实话挺累的,养殖就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我也后悔过,但是想到当初自己撂的狠话,只能坚持努力干。”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别人看到鸵鸟养殖是可行的。

柯猛表示,鸵鸟市场前景比较好,在陕南还是比较空白的行业,因为鸵鸟营养比较高,鸵鸟的肉和蛋都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据了解,鸵鸟原产于非洲,是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鸟类,生长快、繁殖力强、易饲养等优点。鸵鸟喂养以食草为主,再配以玉米、麦麸等,食物来源既广泛又便宜,成本不高,很适合农民养殖。

从事一个比较冷门的养殖,柯猛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目前,鸵鸟的养殖难题已经被柯猛解开,但是销售又面临新挑战。据柯猛说,因为大家对鸵鸟不是很了解,在传统观念里它是一个观赏性动物,听到吃鸵鸟肉还是有一定的恐惧心里,因此现在销售推广存在一些难题。柯猛通过微信、抖音来展示和推广鸵鸟养殖及其营养价值,也通过线下酒店、实体店的合作来推广鸵鸟的相关产品。

柯猛告诉记者,今年能够出栏的鸵鸟可达两吨,鸵鸟蛋可产500枚左右,预计产值可达20万。目前,柯猛在园区里还养了30只牛。“我最近在考察孔雀、山鸡、梅花鹿、鸽子等特种养殖,准备丰富园区养殖。”柯猛说。

未来,柯猛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鸵鸟养殖发展成村里的特色养殖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其中。同时,由于园区距离蜀河古镇不远,鸵鸟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下一步,柯猛打算在家门口打造一个集养殖和游乐于一体的田园风光景点,让它成为乡村游的打卡地。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刘青

关键词: 营养价值 自己的努力 销售推广 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