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把剪刀,顺着铅笔描下的线条,顺畅中又有小心翼翼,带着十足婉转的心思,别出心裁,把心中所想跃然红纸之上。作品完成后,红色纸屑轻轻地抖落,每一个纹路百转千回的转折,让花鸟虫鱼、瓜果飞禽、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剧脸谱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就是剪纸。铜川耀州区张浩涛从事剪纸四十余年,剪刀在他手中任意变化后棚相如生的孔雀、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恢弘壮观的故事长卷,各式各样的图案映射而出。

“剪了大半辈子,剪纸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张浩涛动情地说,今年67岁的他是耀州区柳公权中学的一名退休老师, 退休前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剪纸创作, 退休后更是把全部时间投入到剪纸艺术中, 剪纸技艺逐渐成熟,作品小有名气。

“小时候就对这些感兴趣,尤其是过年的时候,跟着外婆和母亲剪窗花,逢年过节免费为亲朋好友剪福字,为结婚的青年剪喜花”。张浩涛说,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他为学校的宣传栏剪报头 用剪纸装饰学校的学习园地,利用兴趣小组为学生讲述剪纸技艺。渐渐地,他对剪纸深深着迷, 一有空就琢磨如何剪出更漂亮的图案。“那时候学校也给我设了一个剪纸学习小组,让我的兴趣特长进一步发挥。也有个老教师,他也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跟着他妈妈学习,所以从那时候起,我的技术大幅度提高。”张浩涛告诉记者,从此他每天起早贪黑,画呀,刻呀,剪呀,忙的不亦乐乎,夜以继日地投入,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与剪纸结缘的20年里,他以花鸟、动物、 山水、人物为载体创作了《祝福祖国》《荷塘月色》 《药王孙思邈》《红色照金》等大量优秀的作品, 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秀剪飞花》。作品先后获评全国工艺剪纸邀请赛优秀奖, 铜川中小学师生书画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这个剪纸其实也没有很难的技巧,最重要的就是细心、耐心、多练习以及深厚的绘画功底。”说起剪纸的技巧,张浩涛打开了话匣子,剪纸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剪线条,总共有五种方法,剪直线、剪锯齿、剪曲线、波浪形和抠剪,“只要掌握了这些加上细心和耐心就学习的特别快,我的学员是孩子都是零基础,现在剪一些花鸟虫鱼和人物风景都不在话下。”

张浩涛说,多年来,他不光从民间艺人身上取经学习充实自己的剪纸技艺,更是教会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让他们走上了传承文化艺术的道路,“还没退休的时候,我在学校就有自己剪纸工作室,那时候就有大批孩子跟着我学习,退休后我又在咱耀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办了工作室,每年假期都有几个班。”张浩涛说,这十多年来,学习剪纸技艺的孩子超过千人,有些已经大学毕业并且开始教授自己的学生。

“孩子的心灵是最纯真的,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图案设计会更新颖,所以只要学会了剪纸的技巧,他们的成就会更大。”张浩涛告诉记者,在他的学生中因为剪纸学习成绩都会有所提高,因为剪纸还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与思维能力。“我这就有个娃数学成绩一直在提高,老师和家长都惊讶,最后还是他自己说到,可能是因为剪纸让他的思维更开阔,更有想象力。”

剪纸文化的传承除了代代相传的窗花、喜字故事,更多是创新,那么如何创新呢?张浩涛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剪纸去讲述耀州文化?”将孙思逸故事、照金岁月故事、美食苍耳剪了出来,活灵活现,引人共鸣。 “你看这个《药王孙思邈》系列剪纸,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有的人物是立眉、浓眉表现的是刚毅的性格,有的人物眼睛微微咪着表现出他在深思熟虑....”张浩涛给记者讲述了他每一幅剪纸所代表的故事,这幅《药王孙思邈》系列是他最得意的创新作品之一,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琢磨人物性格,配色勾勒,孙思邈的31副剪纸长卷在张浩涛手中孕育剪成。

“为了探索传承,我还计划走进乡村,与村里的红白喜事相结合,让剪纸不光是具有艺术性,也可以让它具有实用性,只有将传统艺术和现代元素结合,做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才能更好地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这是张浩涛心中所愿,他明白,从上一代人身上扛过大旗,就意味着肩负培养下一代人、对外推广的职责与使命。“非遗是祖辈留下来的文化资源,我们既要静态保护,更要活态传承、不断创新,赋予时代内涵,才能让它真正又‘活’又‘火’,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采访最后张浩涛告诉记者。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张志斌

关键词: 活灵活现 花鸟虫鱼 大学毕业 学习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