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青岛新闻网5月18日讯(记者 孙志文 通讯员 马骏)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的社会氛围,由李沧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李沧区文物保护中心、李沧区文化馆(李沧区美术馆、李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李沧区博物馆承办的“美如初见”——馆藏民间刺绣展在李沧区美术馆开展。
刺绣艺术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独具手工艺术观赏价值,还蕴含着中华历史文化气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本次展览展出了清代至民国时期(部分展品至建国初期)刺绣藏品,包括云肩、虎头帽、围涎、肚兜、马面裙、荷包、枕顶、绣花鞋、绣帘等。
本次馆藏民间刺绣展为期19天,自5月17日开展,至6月4日结束(节假日正常开放)。其中,5月18日为李沧区文化和旅游局“政府开放日”,前来参观的市民在展览现场体验了熏画制作和刺绣技艺,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
中国的刺绣工艺源远流长,距今已经有4000年历史。虞舜之时,已有刺绣,东周设官专司其职,至汉已有宫廷刺绣。明清时期刺绣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直到今天,“绣”仍然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它既登王公贵族的大雅之堂,也入平常百姓之家;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艺术欣赏品。针线交错,指法芬芳,山水皆有远近之趣,花鸟亦有传神之姿,观之,可感受到精致细腻的美感和温润如玉的质感。刺绣之美,不仅在于表面,其表达的丰富感情极具温度。一幅幅精美的刺绣,寓以“团圆美满”“幸福吉样”“喜庆欢乐”等深厚内涵,流传成为民间祈福的符号,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
一线连古今,针针寄深情。李沧区文化馆携手李沧区文物保护中心,致力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举办本次展览向大家呈现非遗之美,传播中华文明的造物智慧和美学精神,推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愿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大家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所共享!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7日至6月4日
每天9:00-17:00(节假日正常开放)
展览地点:李沧区美术馆(延川路17号,北楼四楼展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