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22日讯 记者自市科技局了解到,根据科技部最新发布,2022年,青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6680家,较上一年度增长1126家,延续了全省领跑的态势。

高企分布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这8个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产业赛道,是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的缩影。来自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在青岛6680家高企中,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产业是“主力”,数量达2713家。而且,这一领域高企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占比从2017年的约31%增长到了现在的40.61%。此外,在6680家高企中,电子信息领域1187家,占比17.77%;生物与新医药领域426家,占比6.38%;航空航天领域26家,占比0.39%;新材料领域986家,占比14.76%;高技术服务领域747家,占比11.18%;新能源与节能领域245家,占比3.67%;资源与环境领域350家,占比5.24%。

这与青岛制造业名城的气质“交相辉映”。青岛以制造业起家,拥有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些年来,青岛一直苦练内功,重塑制造业优势。在提速换挡、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内生动力,高企是重要载体。青岛高企名单中,不论是海信、澳柯玛等“老牌”制造业企业,还是科捷智能等“入列”不久的新成员,都把新技术、新工艺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抓手,推动着业务“推陈出新”。例如,以制造业“起家”,科捷智能成立初期主要生产交叉带分拣设备、堆垛机仓储设备和输送设备等物流业装备。近几年,在研发投入提升的助力下,科捷智能已经成为智能物流系统与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全覆盖高企,客户包括顺丰、德邦等大型快递物流集团以及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去年成功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近年来,青岛锚定科技企业这一创新生力军,出台“沃土计划”,打造“科小-高企-上市高企”的梯次培育体系,为科技企业发展厚植了创新沃土。为了让广大科技企业愿意创新、敢于创新、能够创新,青岛采取多元化举措,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在全国首创“云端研发”新模式,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线下”“云上”多种方式建立研发机构,让各个发展阶段的企业都能够借助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等方式,链接外部创新资源。目前青岛已经有2500多家企业注册使用云上研发中心,促成产学研对接近1400次;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由41%增至超70%。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7050家,占全省22%;上市高企总数达43家,数量全省领先。

今年,青岛将继续深入实施“沃土计划”,构建量质并举、有序成长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梯队,力争今年底高企数量突破7300家。为了实现培育增量,青岛在高企申报过程中,引入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结合专家评估,提前对高企“后备军”企业进行摸排梳理,提高高企申报的精准度;设立高企培育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入库培育,加速成为高企,目前已有722家“准高企”在库培育。存量提质,青岛要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服务,对高企更名等事项进行规范,明确相关手续和流程;时不时“回头看”,对高企研发费用占比不足等问题进行动态监管,建立责任追溯机制,让高企的发展“保质保量”。青岛还将继续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争取今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85%以上。推广“云端研发”模式,突出生态系统开放性、需求发布即时性、数据对接精准性、资源匹配高效性,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因视野局限不想创新、因资源薄弱不会创新、因害怕承担风险不敢创新等问题,帮助中小企业卸掉创新的“思想负担”。(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通讯员 邢双德 严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