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期,红岛到胶州一线的海域内“派大星”再次光顾,养殖户为了提前除灾只能雇佣船只进行捕捞。红岛渔港码头再次出现了一年一度的“海星派对”,业内人士称由于现在海星还比较瘦,所以口感不佳,希望市民谨慎购买,而且海星不宜过多食用。

连日来,青岛红岛渔港码头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海星派对”,胶州湾红岛至胶州一线的大量海星被捕捞上岸,在红岛渔港码头装车运输。2月10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该码头,正好又多条装满海星的船只靠岸,岸上人员用机械将成包的海星吊上岸,收购商直接称重、装车,现场很是热闹。“一般一天能卸两次货,一次2、3千斤吧,最多的时候拉过4000斤。”一位捕捞海星的船员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用上了拖网,但是大个的海星不进拖网,更多的还是依靠人工捕捞。

由于海星是贝类的天敌,而3月是蛤蜊养殖收获和放苗的季节,所以海星成群对养殖户的影响是巨大的,必须在3月之前尽可能多的消灭海星。“我们帮养殖户清理海星,清理上来后我们拿去卖钱,大家双赢吧。”一位船员说,现在大个的海星一斤4、5块钱,小个的海星1、2块钱,由于现在还不到季节,海星不是很肥,所以并不十分值钱。

当然,除了食用以外,海星还有很多别的用途,一位收购商告诉记者,他收购的海星是要运输到药厂当材料用的,也可以打碎之后作为饲料使用。在码头旁边不远处有一个小型的海星加工厂,这里会将部分海星煮熟、冷冻,挑出其中的优质品发往全国各地进入市民的餐桌。

延伸阅读:海星如同海底蝗虫,威胁贝类养殖

据海洋渔业专家介绍,海星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幼体很脆弱但是一旦长成就会成为海底的霸主,几乎没有天敌,一旦泛滥对贝类养殖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海星最早大规模出现在青岛是在2006年,当时成群的海星进入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山嘴海域,附近鲍鱼养殖户损失惨重。从2020年开始,海星再次在胶州湾大量出现,一条船一天能捕一两千斤。2021年春天,胶州湾曾大量出现,吸引大量商贩前来收购,大量“吃货”网友热议,青岛海星一度火遍全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也及时出台相关措施,特许使用地笼网捕捞海星。在2022年2月份和6月、7月,胶州湾再次出现海星的身影。

专家还介绍,海星的食用价值比较低,海星肉实际叫“幽门盲囊”,是一种消化腺体,海星中还含有很多皂甙,吃多了不好消化,有的人还对皂甙过敏。

记者 刘震 杨雪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