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30日讯 今天,青岛海域再次出现“海浩”现象,海面上“蒸汽腾腾”,颇为壮观。就在不久前,中科院海洋所李晓峰团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黄海海浩及其协同现象的过程与机制,在“海浩”现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发现。

据李晓峰研究员介绍,“海浩”现象经常发生,100多年前就有科研人员发表过相关科学文章。总体来看,“海浩”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海面与其上的空气(海气)存在较大的温差,当海面温度较高、空气温度较低时,海洋中的一些水汽就会释放到大气中;二是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细小颗粒,当这些颗粒与水汽结合时,就形成了类似冰晶的凝结核。大量凝结核在海面上随风飘散,从而产生了“海浩”现象。

针对海气差和凝结核两个条件,李晓峰团队分别进行了研究。“2021年1月,青岛海域发生‘海浩’现象,海面温度约为6℃,其上空气为-13℃,海气差接近20℃;今天,青岛海域再次发生‘海浩’现象,海面温度约为14℃,其上空气为-3℃,海气差约为17℃。”李晓峰表示,综合来看,当海气差超过15℃时,“海浩”现象就会大概率发生。

大气中含有PH2.5、尘土、气溶胶等众多颗粒物,此前,关于哪种颗粒物的存在促进了青岛近海“海浩”现象的形成,一直没有定论。“我们团队研究的一个成果,就是确定了充当凝结核的颗粒是海盐。海气差导致海盐蒸发,若大气中每立方米有3-5微克的海盐粒子,就能够促进‘海浩’现象的形成。”李晓峰说。

把海洋和大气联合起来研究,李晓峰团队还评估了“海浩”现象对于海洋的影响。“当‘海浩’现象发生后,海水温度大约会降低1℃,并持续1-2天。其间,由于海洋中的温度差,底层海水向上流动,会将海洋初级生产力带到海面,从而造成海面上的初级生产力丰度增加约10%。”李晓峰说。

李晓峰团队取得的上述系列成果,得益于海洋卫星资料的应用和现代化海气耦合模型的研发。“我国过去调查海气变化的设备非常少,一般只能靠为数不多的浮标和观测站。近年来,我国海洋遥感卫星数量大增,卫星观测日益普及。科研人员能够方便地获取到观测数据,在办公室就可以实时了解到海气温度变化。”李晓峰表示,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建立了高精度的海气耦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了“海浩”现象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其对海洋大气的影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