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能装40万桶油、油处理能力达到3.5万桶、气处理能力1.2亿立方英尺……这样一只国内最大的超胖“企鹅”,想要挪动位置,需要五艘拖轮帮忙。在山东港口青岛港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全力支持协调下,五艘拖轮前往中海油码头“企鹅号”的停靠位置开始作业,在青岛引航站引航员的统一指挥下,历经7个小时密切协作,圆满完成“企鹅号”FPSO平台的移泊作业。

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是集原油生产、存储、外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海上原油加工厂,具有抗风浪能力强、适应水深范围广、储卸油能力大以及可转移、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已成为全球海洋油气开发的主流生产装置。

“企鹅号”被称为“海上石油工厂”,油存储能力40万桶、油处理能力3.5万桶、气处理能力1.2亿立方英尺。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接到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企鹅FPSO移泊项目”作业任务后,多次组织召开现场会,两次组织业务人员、指导船长、拖轮船长到现场勘查。经过大家讨论和多次推演后,确定了最终的带缆方案和移泊作业方案。

作业开始,第一批的三艘拖轮就位后,“亚洲十二号”轮3名水手在船头娴熟地将三根缆绳固定在卸扣上,高强度55吨卸扣是连接拖轮与“企鹅号”的重要工具。一头是拖轮主拖缆,另一头是“企鹅号”的2根龙须缆。船长管延庆精准操作,确保“企鹅号”与本船的位置相对固定。随后,“企鹅号”缓缓地离开码头岸壁,由于风流的影响,“企鹅号”有发生缓慢旋转的趋势,“亚12左龙须缆带力,寰宇6号缆绳向左带力,亚10做好准备”,随着引航员李磊的指令,各作业拖轮及时调整,避免了平台旋转造成的隐患。

两小时后,第二批就位的“青港拖9”轮开始带缆。“拖9缆绳已带好!”船长单岩向引航员报告后,所有参与人员悬着的心才稍稍落了地。由于“企鹅号”是筒状,无法直接靠泊码头,需要一个“靠背”——隔离驳连接,“青港拖28”轮船长周广尧细心操作,精准对应上“企鹅号”的四个带缆位置,完成隔离驳与“企鹅号”的固定连接。

“左侧缆绳已收紧”“右侧缆绳已收紧”,随着“寰宇六号”轮船长许效志和“亚洲十号”轮船长崔洪泉的应答,六根固定缆绳全部收紧,“企鹅号”成功靠好南码头。在场所有人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历时7小时,终于完成了这只“企鹅”的搬家任务。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与青岛引航站又一次圆满完成的海上大型“异型”船舶的移泊作业。(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徐美中)

关键词: 国内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