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青岛开展社区健身设施普查体检
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电子信息登记入册,将纳入“全民健身一张图”应用场景
“好几天没见您,干嘛去了?”“天热不爱动,后面凉快了争取天天来。”傍晚的八大峡广场健身小广场里,67岁的隋大叔一边跟相熟的邻居寒暄,一边熟练地踩上踏板开始“太空漫步”。
隋大叔家住瞿塘峡路上的海峡花园,自从1998年八大峡广场建成使用,来这里“健身打卡”就成了他的日常。隋大叔说,20多年间,周边居民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健身小广场的热度始终不减,“以前是老年人为主,这两年建了足球场,又摆上了篮球架,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
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满足居民就近、就便的运动需求,是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自2015年起,我市连续8年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市办实事”,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累计新建近700处健身场地、设置健身器材超3万件,在市区建成了“八分钟健身圈”,农村基本实现了健身设施全覆盖。
但日益增多的健身场地和器材,在方便市民健身的同时也衍生出管理难题。特别是器材受损、老化的问题日益加剧,不但影响正常使用,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如何让这些“铁疙瘩”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更好地服务群众日常健身?加强日常维护、防患于未然是最优选项。
近日,市体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在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开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普查登记。将所有477个社区的两千余处场地、两万余件设施分解到人,志愿者兵分多路摸家底、排隐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整改。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李莉说:“场地设施不但要建设好,还要维护好,确保它们能够有序开放、安全使用。只有这样,我们的民生工程才能真正‘抵达民心’。”
金茂湾附近的健身器材
“贴身管家”服务器材“随坏随修”
车家、宋家社区位于深圳路、合肥路交界处,居民们在2018年回迁入住。小区内绿草如茵、环境优美,几处空地上按照功能分区有序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同时,为满足社区居民全龄段的健身需求,今年又新添置了一组供儿童使用的跷跷板和组合滑梯。
“健身设施是小区建成时一并交付的,大家都很喜欢来这里边锻炼身体边聊天,有时候晚上人多,都得排着队用。”社区工作人员王宁告诉记者。王宁也是这次普查工作的一名志愿者,但连续几天反复查找后,她并没有搜集到可以上报的数据。“虽然这些器材使用率很高,但大家都很爱惜。之前也发现过个别的损坏状况,把情况反映给维保公司后,很快就有人来修好了。”
王宁所说的维保公司,是崂山区为这些健身器材聘请的“贴身管家”。据介绍,按照双方所签订的协议,维保公司需要派专人对崂山区全部5000多件器材每年至少进行四轮巡检,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崂山区教体局体育发展中心负责人段孝田说:“除了维保公司,社区义工也在辅助做这项工作。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大家发现问题拍个照片发到群里,维保公司会第一时间上门维修。”
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主导建设,后期管理使用交由属地负责,引入第三方公司进行日常维护——经过多年摸索实践,散落在城市“金角银边”的健身场地设施使用愈发规范。“以前常见的‘缺胳膊少腿’现象基本杜绝了,而且现在这样的排查模式下,发现问题也早,基本都是换一两个小零件就可以了,费用比较低。”段孝田说。
超低破损率 凸显市民“更文明”
青岛体育街是国家社区体育健身示范工程,在这里,乒乓球台、篮球场、足球场、儿童攀爬架……各种场地设施一应俱全,不仅是周边居民的“健身根据地”,不少市民甚至专门驱车前来健身“打卡”、休闲“遛娃”。
市北区教体局工作人员张勇告诉记者,体育街按照健身功能设置了七大功能分区,健身设施器材超过百件,日均人流量超过7000人。
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连轴转”会对器材造成高损耗吗?这次普查登记给出了答案。张勇说:“所有健身器材都可以正常使用。唯一有些问题的是塑胶跑道和乒乓球场地的PVC地板,由于使用频率太高,磨损比较厉害。”
寸土寸金的市南区近年来借“市办实事”东风,不断挖掘“公园里面”“大桥下面”和社区“金角银边”等资源,配建、更新了一大批健身场地设施。8月15日下午,记者在燕岛山公园和北山公园探访时看到,一件件色彩明丽的二代智能健身器材按功能分区有序摆放,不仅为周边居民健身锻炼提供便利,也大大提升了景区的“颜值”。
“这两处山头公园去年以来先后完成改造升级,在设计之初,就预留了健身区,现在已经成为附近居民主要的健身场地。”市南区教体局工作人员李艺兵说,“市南区的每个健身区域都有专人日常巡查,现在基本可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据介绍,此次市南区13个街道社区共排查健身器材5201件,只有23件存在破损现象。李艺兵说:“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以往健身器材毁损主要是人为因素。这次普查的破损率不到千分之五,也体现了市民文明素质在不断提高。”
拉网排查 21561处场地设施入册
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关键看群众满不满意。李莉说:“进行这次普查,就是要在群众反映前解决问题、做出反应,提升体育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据了解,本次普查之前,市体育局就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健身帮办”服务平台,公开征集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维护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意见建议,群众诉求不仅有了更畅通的表达渠道,也能得到及时反馈。目前,关于场地设施损坏或者被占用的投诉已经很少,反倒是居民呼吁增加配建数量的呼声愈来愈高。
据介绍,市体育局为本次普查开发了专门的小程序,志愿者按照分工,将所负责区域内健身场地器材情况分门别类进行上报。
“这次普查基本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罗列出来了。”市体育局人事处处长刘辉告诉记者,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拉网式排查,共登记录入21561处场地设施电子信息,发现报修365件问题场地设施,新纳入统一维护管理场地设施595件。他说:“从初步统计结果看,问题主要集中在‘超期服役’上。大部分健身器材使用年限是八年,我们将结合实际,按照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据了解,此次普查的场地设施相关信息将纳入我市正在打造的“全民健身一张图”应用场景。今后,市民无论查询健身场地、寻找使用方法还是对存在问题进行反馈,都可以通过这一智慧体育平台“一键直达”。
李莉说:“健身场地设施三分在建、七分靠管。今后我们将通过定期巡检、向市民公布报修电话等方式,做到随时维护检修,确保场地设施安全有序开放和使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文 王雷/图)
关键词: 社区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