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 2020 年度《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9 年全球约1000万人新发结核病,约14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依然是全球头号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1000万人新发结核病,约140万人死于该病。结核病依然是全球头号传染病!
无独有偶,11月12日,南京林业大学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南京林业大学关于一名学生结核病例的情况说明》。该说明表示,11月10日,学校接玄武区疾控中心通知,有一名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
“很多人认为结核病已经绝迹了,但实际上,我国仍然是全球第三的结核疾病高负担国家,从发病率来看,每年每1万人中约有6个新发肺结核患者。”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副所长贺晓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发病率在逐年缓慢下降,但结核病一直还在人们的身边,而“早发现早治疗”是结核病防控的关键。
慢性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在结核病控制和预防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990年到2010年期间,结核病患病率降低一半,死亡率降低80%;2000年到2019年,发病率降低45.7%,其中2015年到2019年发病率下降10.8%。但我国仍然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2019年约有83.3万人发病,约有3.3万人因结核病死亡。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慢性传染病。贺晓新说,人除了头部和牙齿外,其他器官都可能患结核病。不过,其中约占80%是肺部发病,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肺结核或“肺痨”。
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其中,能从痰液中排出结核菌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他患者传染性低。从传播途径看,当一位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患者在咳嗽、吐痰、大声说话或打喷嚏时,在其周围会产生大量带着结核杆菌的微滴核,这些微滴核进入人体肺泡,与肺泡巨噬细胞接触并被吞噬后,就会造成感染。初次感染者,结核菌可能经血液循环播散到身体其他组织器官。
贺晓新说,肺结核病难以防治的一个原因是,早期结核病患者没有明显感觉,而进入临床阶段后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等,这与感冒等表现出来的症状没有什么区别,不容易引起人们重视。
“从临床来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超过2周,就排除了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应考虑是否患了肺结核病。”贺晓新说,“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被称为肺结核可疑症状。”统计数据表明,出现上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约30%—40%会被确诊为肺结核病。因此,人们一旦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超过2周的,应主动就医,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我国耐药结核病患者增多
普通肺结核患者只要规范治疗,治愈率很高。“但普通肺结核病治疗时间长达半年,服药品种多,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效果明显,症状消失。这时如果认识不到位、管理不严格,患者可能不规律服药、断断停停,就会发展为耐药结核病,这是导致我国耐药结核发生的主因。”贺晓新说,还有一种情况是传播性耐药,也就是被其他耐药结核病患者体内携带的耐药结核菌所感染,患者发病时就表现为耐药结核病。
世卫组织报告显示,耐药结核病依然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2019年我国估算新增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及耐多药结核病6.5万人,占全世界总数的13%。
相对于普通结核病平均6个月的治疗周期,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周期长达2年,治愈率约60%,治疗费用平均达5—6万元人民币,是前者的几十倍。
新药给耐药结核病带来福音
新药给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说,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这两种新药引进国内之后,部分耐药患者已开始使用这两种药物,治愈率高达85%。
“治疗耐药结核病的部分新药已进入医保范围,并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使价格下降幅度达到了90%。”贺晓新说,目前,贝达喹啉的价格还比较贵,希望接下来能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把价格降下来。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肺结核属于乙类传染病,与新冠肺炎不同的是,肺结核病人并不强制要求隔离治疗。目前,《传染病防治法》正在修订。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乙类传染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有望对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包括耐药患者实施住院隔离治疗。等患者过了传染期,再居家治疗,通过患者所在社区的医生督导服药、定期访视和评估,保证患者按时服药和全程治疗。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保证诊疗效果,更能显著阻断结核病传播。”贺晓新说。
李亮也认为,应参考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方法,对结核病患者做必要的隔离。至于住院隔离治疗牵扯到住院方案、管理手段、住院期间家庭情况等问题,李亮认为要综合考虑,但“这是未来的方向”。
抓好重点人群的预防性治疗
2019年,我国约有83.3万人新发结核病,但发病率仅为58/100000,比全球平均水平低一半以上。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的感觉中,结核病是遥不可及的,甚至以为它已经消失了。但是,结核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特别容易在人口密集场所如学校、养老院、工厂等发生传播。学校的结核病防控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贺晓新建议,在入学和入职时,都应进行相应的体检项目。随着免疫力下降,老人成为结核感染发病的高风险人群,他建议老人每年应进行包括结核病筛查在内的体检。
在分析了几起聚集性事件后,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及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出,最严重的薄弱环节是单纯PPD(结核菌)强阳性学生预防性服药比例很低。
单纯性PPD强阳性是指目前还未发病,但体内已感染结核菌,有可能发展为结核病的情况。贺晓新说,观察结果显示,在发生传染情况下,这类人群在未来9个月内,有6%的人会检出活动性结核病,比普通人群0.06%的发病率要高得多。但是很多学生或家长仍存在侥幸心理,拒绝进行预防性服药。这类人群如果在未来发病,将成为传播的源头。
“如果只有30%的人吃药,情况就很难控制。”贺晓新分析说,预防性服药比例低主要是学生或家长抱有自己也许不会发病的侥幸心理,以及担心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
贺晓新强调,目前预防性治疗方案选择的药物是最安全、最有效的。特别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概率极低。预防性治疗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包括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置,可以保障用药安全。目前,我国结核感染预防性服药治疗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但是,学校等人口密集、集体生活场所,病例发生、传播蔓延会对更多人的健康造成威胁与伤害。因此,除了需要加大结核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力度和加强管理、增大防控投入外,还要让更多人认识到“结核病如果早发现,就可防可治”。(记者 李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