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来临,强对流天气给我国的南方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强降雨天气,重庆、贵州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了多日的暴雨、大暴雨甚至是特大暴雨的侵袭,一些乡镇和村庄低洼地区被淹,城市发生内涝,江河流域洪峰过境,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也随之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和损失。
当前,暴雨的影响还在持续。除了防范暴雨带来的灾害之外,我们还需要警惕一些伴发疾病的发生,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暴雨时节需要防范的疾病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暴雨时节要注意哪些疾病?
传染性疾病及肠道疾病
暴雨可能使饮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水果等食物浸泡在积水中,有可能被携带细菌和病毒的污水污染。
受污染的食物一旦被饮用/食用,就可能导致甲肝、戊肝等传染性疾病以及痢疾、伤寒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在一些特定地区,还有可能导致血吸虫病及钩端螺旋体等疾病的高发。
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安全,是防范这些疾病的关键,做到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制作食品烧熟煮透;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确保病原菌等不经口进入人体。
皮肤疾病
在暴雨时节,一些低洼地区会有大量积水,特别是城市发生内涝等情况时,积水常常不能很快消散。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淌水出行,积水中大量的病原菌有可能从皮肤毛孔趁虚而入,导致浸渍性皮炎等疾病。
若足上或腿上有破口,还容易引发皮肤外伤感染等。除此之外,积水中的蚊虫及寄生虫还会通过叮咬等方式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
在不得不出门淌水的情况下,建议回家后及时清洗皮肤,破损伤口要用碘酒消毒。如皮肤出现红、肿症状,2~3天未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呼吸系统疾病
在暴雨时节,长时间的潮湿环境会滋生霉菌,本身就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容易受到霉菌的影响而诱发肺部疾病。哮喘患者的病情可能加重或复发。
此外,由于积水较多并伴有气温升高,导致环境潮湿、闷热,容易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加重。
因此在这一时期,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尽可能使用除湿机,保持室内干燥和通风。
心理疾病
较长时间的暴雨以及其带来的生活不便可能会导致人们情绪波动,出现烦躁、失眠、焦虑及抑郁等症状,特别是本身就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加重以上症状。
因此在阴雨天气或者持续不断的暴雨天气下,要尽量多做一些室内运动,保持室内光线充足,从而改善和缓解负面情绪。
暴雨时节如何保存药物?
因为暴雨的影响,空气中的湿度也相应升高,会影响一些常用药的储存。
一般家庭药箱里的口服药和外用药的储存湿度为45%~75%,长期湿度超过75%可能会导致药品的潮解、变性,导致药品变质。
这时候要注意药品的性状和外形味道有没有以下异常:
丸剂有变形、变色、发霉或臭味;
片剂出现花斑、发黄、发霉、松散或结晶;
糖衣片表面褪色露底,出现黄斑;
冲剂受潮结块或溶化、变硬、发霉;
粉剂发生吸潮、发酵或变臭;
药膏发生油水分层或有异臭;
糖浆剂出现絮状物、沉淀物甚至发霉变色或产生气体。
一旦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建议不要再服用此类药品,并且将药品回收至有毒垃圾箱中进行处理。
暴雨时节不建议在家中储存较多药品,以免因空气环境因素导致药品变质,从而影响疗效。
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光明网科普事业部联合发布